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 6.00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红色文旅产业链工作专班推进会,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分析,也是对未来任务的再部署、再动员。当前,文旅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红色文旅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激活区域经济的关键抓手,更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使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红色引领、突显特色”为核心,以“圈链思维”破题,以“四链融合”赋能,加快构建文旅康养产业生态圈,奋力打造全国文旅经济增长极。下面,我围绕重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三个坚持”把牢红色文旅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我们必须从全局高度把握红色文旅发展的战略意义,在理念、路径、机制上全面发力。 一是坚持深学笃行,强化政治引领。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赓续红色血脉、推进文旅融合”的重要论述,把红色文旅发展纳入“国之大者”范畴。各专班成员单位要定期组织专题学习,将红色文旅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紧密结合,确保发展方向始终与党中央同频共振。 二是坚持“红色+”理念,放大特色优势。“红色+”不是简单的业态叠加,而是以红色文化为内核的产业重构。要推动“红色+旅居养老”“红色+康养建筑”“红色+研学教育”等跨界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产品。例如,依托革命遗址开发“红色康养小镇”,将红色故事融入旅居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群体在休养中感悟精神力量;再如,在康养建筑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符号,形成独具辨识度的空间美学。 三是坚持“圈链思维”,深化协同发展。“圈”是生态圈,要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壁垒,推动红色文旅与周边景区、乡村、城市联动,形成全域旅游格局;“链”是产业链,要以项目为纽带,贯通“内容创作—场景打造—产品开发—营销推广—消费服务”全链条。例如,通过“红色文旅+数字技术”延伸产业链,开发VR党史馆、沉浸式实景演出等新业态,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 6.00 付费阅读    |
GMT+8, 2025-4-13 15:49 , Processed in 0.047648 second(s), 2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