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学习15种公文写作——请示,是一种常用的上行文,一起学习请示的必备知识、写法。 一、请示的概念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下列情况必须写请示: 1.主管上级单位明确规定必须请示批准才能办理的事项。 2.对现行方针、政策、法令、规章、制度不甚了解,需要上级明确答复才能办理的事项。 3.工作中发生了新情况,又无章可循,需要上级明确指示才能办理的事项。 4.因情况特殊难以执行现行规定,需要上级重新指示才能办理的事项。 5.因意见分歧而无法统一,难以工作,需要上级裁决才能办理的事项。 6.事关重大,为防止工作失误,需请示上级审核的事项。 二、请示的特点 1.单一性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这条规定强调了 请示主题单一和 主送机关单一的显著特点。 2.期复性 请示是下级机关为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某一事项或解决某个问题而制发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反馈即期待上级明确表态予以答复。 3.时效性 一般来说,请示的事项是亟待明确或继续解决的问题,时效性很强,上级机关受文后应及时研究,无论同意与否,都应尽快做出批复,不宜久拖不复。否则,便会影响下级机关正常开展工作。 4.先行性 请示 必须在事前行文,待批复后才能实施。 三、请示的类型 1.请求指示的请示。此类请示一般是政策性请示,是下级机关需要上级机关对原有政策规定作出明确解释,对变通处理的问题作出审查认定,对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或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明确指示等请示。 2.请求帮助的请示。此类请示是下级机关针对某些具体事宜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的请示,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3.请求批转的请示。下级机关就某一涉及面广的事项提出处理意见和办法,需各有关方面协同办理,但按规定又不能指令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部门办理,需上级机关审定后批转执行,这样的请示就属此类。 四、请示的写法 1.标题 请示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撰写标题时,事由部分应避免使用“请求”“申请”等词语,以避免语义重复。 2.主送机关 选择一个主管上级机关,规范标注其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3.正文 请示的正文,一般由 请示缘由、 请示事项、 请示要求 (请示结语)组成。 4.发文机关署名与成文日期 位置和写法与一般公文相同。 请示正文的写法 1.请示缘由 交代背景,说明请示的原因和理由,这一部分是 能否得到上级机关认可批准的关键,用语要简要,说理要充分,有理有据。如果有些问题难以扼要说明,可将有关详细材料作为附件随文上报,使正文篇幅简短,主旨突出。 2.请示事项 就某一事项或问题提出看法、建议或处理方案。这一部分要写得明确具体,所提解决办法要符合政策法规,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如有两种以上处理方案也可同时提出,但必须说明本机关的倾向性意见与理由,以供上级权衡。但是要求一文一事。 3.请示要求 又叫做尾语、结语。通常有较为固定的写法,必须另起一行使用规范用语。通常由“ 征询语+ 期复语”组成。“征询语”有:妥否、当否、如无不妥等,“期复语”有:请指示、请批准、请批复、请批示等。如“妥否,请批示”“如无不妥,请批准”等。 五、请示的范例 关于××××的请示 院领导: ××××××××××××××××××××××××××××××××××××××××××××××××。 此文是否提交院办公会讨论,请指示。 ××院××处 ×年×月×日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GMT+8, 2025-4-16 19:49 , Processed in 0.054787 second(s), 21 queries .